护“未”成长 “红青庭”的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4-06-07 08:35:42 来源: sp20240607

原标题:护“未”成长 “红青庭”的诗和远方

  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右一)在柯城区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走访调研。

  12月1日,浙江省衢州风华学校的学生们来到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体验了一场模拟法庭全过程。这是柯城区法院2023年“宪法宣传周”中的一个活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柯城区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牢固树立保护性司法、能动性司法、联动性司法理念,坚持以专业精神、法治力量、司法温度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先后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并入选2023—2024年度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高位推进,打造未成年人全链条司法保护机制

  “你们都是第一次来法院吗?都有什么感想,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今年2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在柯城区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调研时,偶遇了一批前来参观的学生,她这样问道。

  “我知道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听了法官姐姐的讲解,我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有了更深的理解!”

  “法律魔方墙很有趣,在一问一答中掌握了更多法律知识!”

  ……

  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宪法主题宣传墙、法律魔方墙、VR体验区、模拟法庭等多个应用场景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对犯罪预防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和我们医院的疾病预防,是一个道理。”在与柯城区法院院长胡卫民的交流中,陈玮道出了此行的目的,“两会期间,我将提交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等方面的议案,法院接触到的很多孩子基本都是遇到过或者正在经历这些问题的,所以听一听来自法院审判一线的声音很重要。”

  “大部分涉案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其实都需要我们去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诸多限制,比如当我们提出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试时,一些家长会非常排斥。所以我们也在努力探索一些新的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柯城区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负责人叶柳娟介绍。

  柯城区法院对传统审判场所进行改造,集中设立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刑事三个法庭,巧用圆桌审判、法官寄语等方式方法,弱化诉讼模式对抗性、严肃性氛围,最大限度减轻未成年人的恐惧抵触心理,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此外,该院还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签订协议,在工作室内设立“舒心站”心理咨询室,法官及心理咨询师互相配合,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邀请心理专家对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测评、疏导、矫正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对12名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消除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阴影,引导其重新开启健康人生航向。

  “‘红青庭’品牌Logo中,‘红’字既突出党建统领又寓意红领巾,是百折不挠的精神象征;‘青’字代表着青少年,是肩负未来的青春力量;‘庭’字则是指少年法庭和家庭。”胡卫民介绍,柯城区法院依托“浙里春风·红青庭”品牌,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积极开展内外联动,在持续加强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融合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公安、检察、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构筑全方位、多链条的综合司法保护机制。

  工作室除了配置专业的法官、法官助理外,柯城区法院从学校、妇联、工会等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部门选聘人民陪审员,引入社会工作者参与审判辅助性事务,担任家事调查员,逐案落实审前调查、判后回访,详细调查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状况等内容,为后续帮扶工作提供参考。2023年以来,累计回访89人次,形成报告26份。

  能动履职,构建未成年人全领域社会保护格局

  “店内要张贴警示标语,要求服务对象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坚决杜绝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2023年7月11日,柯城区法院“浙里春风·红青庭”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联合柯城区卫健委、市场监管、公安、检察等部门,开展了一次“守护少年的爱美之心”暑期关爱联合行动,对辖区内美容美甲店、文身店等十余家涉文身行业店铺进行走访。

  这次行动,源于柯城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和发出的一份司法建议。

  2022年上半年,14周岁的童某独自前往李某经营的美容生活馆咨询文身事宜。李某当时未核实童某身份,便为其进行了文身,并收取文身费用750元。童某父母事后多次找李某要求赔偿,但均协商无果。童某将李某诉至法院,后经柯城区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同意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