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现象调查

发布时间:2024-06-19 04:51:46 来源: sp20240619

原标题:网红城市现象调查

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去年以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一波接一波城市文旅热,也充分显示出经济恢复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网红城市”何以频频出圈?对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有何启示?网红城市如何乘势发力推动发展?其他城市如何借鉴?带着这些问题,近期经济日报记者赴哈尔滨、淄博、重庆、西安等新老网红城市调研采访,一探背后的秘密。

热于线上源自线下

网红城市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年前后,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西安永兴坊摔碗酒爆火,就让这两个城市尝到了甜头,不仅成为“第一代”网红城市,也是霸榜热点旅游城市的“长红明星”。

而今,新的市场与消费环境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文旅产业强势复苏,网红城市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竞相登场:长沙、理塘、榕江、淄博、哈尔滨、天水……似乎不需要任何前奏,这些城市就骤然红了。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同年4月15日,淄博火车站到发旅客83635人次,创该站单日旅客到发量历史新高。此后,接力棒交到哈尔滨手中——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双双冲到历史峰值;春节假期首日,哈尔滨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44%,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0倍。

相对于传统热点旅游目的地,网红城市打造了文旅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与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分析此前走红的城市,都有一个引发大家关注的载体或符号——淄博是烧烤,哈尔滨是冰雪,天水是麻辣烫,榕江是“村超”,重庆是“魔幻8D”,西安是“大唐文化”……这些载体和符号,既是城市特色的提炼,更是连接城市与网民的“密码”。

网红城市热于线上,却源于线下;走红的载体和符号看似由网民提炼和赋予,实则依托于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和长期打造的优势产业。

作为我国现代冰雪文化肇兴之地,哈尔滨此番以冰雪出圈并不意外,背后是当地狠抓冰雪产业、冰雪经济的持续努力。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介绍,哈尔滨1963年就在兆麟公园举办了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诞生于1988年,今年爆火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经有25年历史。

近年来,哈尔滨持续放大冰雪这个鲜活的城市符号,提出“超长待机”理念,把传统的冰雪节向冰雪季延伸拓展,陆续出台了《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并于2023年初开始谋划实施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正是这样的聚力发展,哈尔滨才迎来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协会会长、正味烧烤店负责人刘静经营烧烤生意已有15年。在她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露天烧烤在淄博逐渐兴起,“淄博是老工业城市,人们喜欢下班后吃烧烤、喝啤酒。淄博人习惯吃面食,用小饼卷着撸串,再配上小葱解腻,很好吃”。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许多城市已禁止看似“散乱脏差”的路边烧烤,但淄博没有一禁了之。张店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仇文明介绍,2015年,淄博开启了为期3年的露天烧烤集中治理,“主要下了‘四步棋’:一是依法取缔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等不合规的摊点;二是规范烧烤‘进店、进场、进院’经营;三是淘汰传统碳烤炉,发明并推广了‘无油烟净化炉’和‘小保温炉’;四是各区县规划建设烧烤城、烧烤大院、夜市街”。经过几年的攻坚,淄博解决了露天烧烤治理难题,实现了“既要烧烤也要环保”“既要民生也要环境”的多赢。算起来,看似偶然的烧烤热,淄博其实已经默默努力了很多年。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不仅要靠“吃喝玩乐”吸引游客,更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重工重商、尊贤尚功”的齐文化精神内核为这座城市提供了精神滋养。淄博走红后,最为大家称道的话题之一是“诚信经营”。有美食博主自带秤到淄博10家摊位测试,没有一家店铺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甚至有的店铺还“多送”“免费尝”。淄博凭借真诚打动游客,“人好、物美、心齐”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老牌网红城市重庆和西安的持续火爆,同样缘自对城市特色的挖掘、坚持和创新。

在重庆采访期间,多位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2018年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那次大会确立了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目标定位。恰是2018年前后,李子坝轻轨穿楼的短视频开启了重庆的网红之路。外地人难以想象的奇观,其实是一座有着深厚工业基础的山城,结合地形特征为解决居民出行所做的巧妙设计。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能保持“长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西安全面提升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唐大明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打造高品质“博物馆之城”。同时,积极运用场景化、科技化、时尚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这为西安文旅产业发展打下深厚基础。曲江文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茜介绍,早在2000年初,西安就率先谋划设立了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2018年开始,其旗下的大唐不夜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盛唐文化的深入挖掘,依托网络平台传播,打造了巧笑嫣然的“不倒翁小姐姐”、爆梗不断的“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动不动的“悬浮武士”等现象级文化IP。

陕文投集团总经理卢涛认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做好互联网时代文旅营销作了铺垫。从城市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的角度,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有助于实现“网红”到“长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胡传东说:“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引爆点是等不来、学不来、蹭不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城市地理人文核心要素精心梳理、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炼,耐着性子培育。”只有长期的持续深耕,才有机遇降临时的尽情绽放。

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

城市红了,游客来了,数据亮眼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可能超出承载能力的服务需求,以及身处网络“聚光灯”下的担心与焦虑。如何响应游客需求做好服务,抓住机会促进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场大考,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良好契机。

城市走红,最直接的效应之一是倒逼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淄博走红后,八大局便民市场等地短时间内迎来大量客流,停车成了难题。仇文明告诉记者:“我们突出一个‘快’字,1天内完成道路两侧6000平方米绿化带的铺设,3天内完成八大局便民市场附近道路的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围挡围栏、休息座椅的安装,都是当天定下来当天实施。”

淄博市张店区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承滟的讲述也体现了这种效率和服务意识。“张店区作为主城区,是承接游客的主力。我们组织市场监管、交通、城管等各个部门的同志集中办公,随时解决游客反映的问题。虽然很多问题都在意料之外,但我们的态度是不让问题过夜。”

今年春节,重庆市巴南区因白居寺长江大桥晋升为重庆最新网红打卡点。巴南区从1月13日发现大桥出现传播小高峰,到成立“白居寺长江大桥网红点服务指挥部”只用了3天,1月19日观景平台等设施就竣工了。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效率,主动服务意识的提升则是另一个要件。当前旅游市场强势复苏,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场服务大考。哈尔滨的经验是必须从提升感受和体验入手,通过有温度的城市管理让游客感受到整个城市的好客、热情和温暖。

哈尔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