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学|梁怡:中国学研究今日有何使命?

发布时间:2024-06-14 16:18:53 来源: sp20240614

   中新社 上海11月28日电 题:中国学研究今日有何使命?

  ——专访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梁怡

  作者 徐皇冠 文龙杰 韩禹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日前在中国上海举办,400余位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深刻阐明了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什么是中国学,近年来有何特点?中国学研究今日有何使命? 中新社 “东西问”就此专访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与会嘉宾,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梁怡。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什么是中国学,近年来的中国学研究有何特点?

  梁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创建东亚研究中心,聚焦中西方现代接触下的中国研究,带动中国学兴起。而中国学的源头,则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汉学。汉学主要关注的是传统中国古典文化,重在典籍的翻译、校勘、考据与注释等。中国学则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情况及其成果,属于跨学科研究。

  近现代中国激烈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二战后的世界新格局下愈发引起美西方国家关注。他们对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关注和研究面向更广,不再限于传统中国的语言、历史与文化,而是扩展至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越来越聚焦到对改革开放45年来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研究。

  近些年的中国学研究呈现出新特点。包括,美、俄、日、欧明显居于主导的传统优势逐渐被突破,亚、非、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国家正在陆续加入;研究领域间的界线在弱化,参与成分多元,学术与通俗并存;跨国界、跨学科合作交流的趋势愈加凸显,出现不同区域、国家、群体跨界关注和研究中国的情况;研究的主力群体正出现代际交替等。此外也应看到,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的情况仍然存在。

  内容方面,中国学研究也有新趋势,包括更加聚焦当代中国,关注新时代中国治党、治国的新战略、新思路、新方法;更加关注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以期在此过程中寻找新的国际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和本国发展的新机遇;分析中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寻找新的国际领导力量;寻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关注中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