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发布时间:2024-06-04 11:01:21 来源: sp20240604

  金融,国民经济的血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之年“开年第一课”上,面对“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希望的田野上,“金融活水”润泽“三农”沃土,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万里长江边,“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厚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根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活水”浇灌创新之花,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添能蓄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自主研发圆柱全极耳电池系列设备,攻克传统圆柱电池生产的技术难题,助力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持续提升……手握400余项知识产权,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一路前行,金融支持成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坚强后盾。

  “作为科技型企业,持续研发才能带来持续创新。”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介绍,从获得武汉农商行发放的第一笔20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到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1亿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助力企业成长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

  银行信贷、企业债券、股权融资、保险、期货……如今,逸飞激光所在的“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现代金融助力企业创新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100多家银行和科技支行、20多家证券公司、60多个保险主体、200余家股权投资基金,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产品和覆盖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科技赋能、结构优化、效率提升……近年来,金融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驰而不息,金融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合理分工、相互补充、功能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金融体系更加完备。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形成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450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多达4000多家,5家大型商业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存款贷款、支付清算、理财投资、信息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走在世界前列,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征信、评级体系基本健全。

  ——金融市场更趋成熟。我国金融市场从无到有、稳步发展,逐步建立了功能齐备、交易登记托管结算等基础设施多层次、交易产品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规模稳步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进一步显现。截至2023年末,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023年末,债券市场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1%,稳定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金融风险有效防范。近年来,金融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批影响大,带有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23年开展的银行机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4.66%、1.62%和206.13%,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8%,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平均资本杠杆率分别为255.38%、18.78%,信用风险处于可控水平,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

  “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金融体系规模明显扩大、金融产品持续完善,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动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有助于实现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目标,更好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为经济发展送“活水”, 2023年新增贷款超22万亿元,企业贷款利率保持在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让美好生活更踏实,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商业保险年金超过6万亿元;促金融服务更普惠,银行保险服务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赋能,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新贷款模式提高了授信额度和期限,满足我们这类科技企业高成长发展期的融资需求。”成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腾飞贷”的尝鲜者,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忠十分满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越来越多企业将发力点放在科技创新上。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