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

发布时间:2024-06-18 17:41:32 来源: sp20240618

  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北街柳芳地铁站附近公交停车站外的“公交便民驿栈”,市民挑选蔬菜水果后扫码付款。   张秀科摄(人民图片)

  日常消费扫扫码,居家缴费动动手……网络支付已经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176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7.5%。

  

  扫码买菜很省心

  扫码骑单车、买电影票、逛商场购物、家里缴煤气费……广州市一家企业的90后职员王伟打开一款移动支付应用的账单发现,自己大多数付款都是通过移动支付完成。“我已经很久没有掏钱包了。现在付款,总是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扫一扫。”王伟说,以前大家AA制聚餐后常为凑零钱犯愁,如今只需打开微信发起群付款。

  不仅年轻人玩得溜,中老年人也喜欢用网络支付。北京市朝阳区的张师傅开了一家早餐店,每日天还没亮就起来准备早点。“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微信或支付宝付钱。”张师傅一边讲,一边指了指门口贴的二维码。

  去菜市场买菜没带现金?“带手机了吧,扫码就行!”在北京市通州区一个农贸市场里,摆摊卖菜的陈阿姨说,“现在年轻人买菜都喜欢扫码,慢慢地我也学会了,收钱不用找零,快得很,多方便呀。”

  打开手机扫一扫,“嘀”的一声就完成了支付,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操作。不仅如此,各种无人售货机、无人超市也层出不穷,移动支付的场景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

  如今,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数字人民币为促消费、扩内需发挥作用。

  “在北京就抢过好几次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没想到这次来浙江又抢到了。”在杭州市旅游的顾女士近日抽中了杭州“亚洲美食季”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现在数字人民币消费券的优惠力度很大,这次抽中的杭州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是满150元减50元,一家三口吃饭用了消费券,省不少。希望能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和城市越来越多。”顾女士说